北京市平谷区贤王庄村以甘薯种植闻名,但长期以来,存在薯苗质量不稳定、育苗技术落后等瓶颈问题。学校研究生同学们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科学规划,借助北京农学院甘薯科技小院的资源,长期驻扎在小院,弯下腰,扑下身,在三农一线长见识、增本领,及时收集农民的反馈与需求,反哺科研创新,形成了科研与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为农业技术的持续升级提供了第一手素材。
隗源,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艺与种业2023级研究生。自2023年11月起,成为贤王庄村的一名驻村研究生,长期驻扎于贤王庄甘薯育苗科技小院,驻村时长达到240天,撰写科技小院工作日志共计221篇,专注于甘薯冷床育苗技术及甘薯脱毒苗快繁体系的深度研发与实践。在求学路上,他坚信知识应服务于实践,坚持“把论文写在京郊的大地上”。
隗源的导师赵波老师长期奋战在甘薯育苗一线,他经常教导研究生:“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农民是我服务的对象,农业是我服务的内容,农村是我服务的场所,我自我定位就是一个农村的服务员。因此,我必须要深入农村,学会和农民打交道,为他们做好服务。这些年来,我的目标就是帮助这片广阔土地上勤劳的农民朋友们更好地利用这片土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他们的收入,不断增强他们的收获感、幸福感。”
隗源在导师的影响下,借助甘薯育苗科技小院的平台对冷床育苗技术进行示范及实验,通过科学育苗技术提高甘薯产量与品质。在为期五个月的冷床育苗生产实验中,成功获取了北京地区首次应用冷床育苗技术的全周期完整数据集。凭借这份数据,他和团队同学在“2024年全国研究生乡村振兴案例大赛”中荣获全国铜奖。
隗源在进行冷床育苗生产实验的间隙,对贤王庄村的种植制度变迁展开了深入调查。针对红薯种植的土壤改良和种植结构调整需求,在炎热的六月,通过卫星测亩仪与实地踏勘,隗源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了贤王庄村400亩耕地的细致划分,并绘制出整个贤王庄村2024年的种植制度卫星图。
9月红薯丰收的季节,隗源跟同学们逐户访问甘薯种植户,详细询问并记录了各户的种苗使用、施肥情况及田间管理,随后进行了实地测产,分析不同管理因素对甘薯产量的具体影响。此外,还对每户的土壤进行了取样分析,检测土壤中各类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将结果反馈给农户,为他们来年调整管理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生的成长过程是读有字书与读无字书相结合的过程。初抵乡村,面对与课本描绘截然不同的现实,他们克服高温与蚊虫的困扰;田野调查初期,他们因环境陌生而显得拘束紧张,担心与当地农民沟通困难,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与农民无话不谈,在与乡亲们的日常交往中,变得越发自在自信,与村民的对话充满热情,大家学会了骑乘三轮车这样接地气的技能,已然融入了农村。
隗源表示,要真正服务好农民,就必须深入他们的生产与生活之中,唯有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方能深切感知农民的真实需求。通过亲身参与农村工作,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更深刻领悟到了基层工作的非凡价值与深远意义,体会到了与农民共同工作的喜悦与成就,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心系社会、关怀民生,关注“三农”问题的每一个细节,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用实际行动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与改变,让农业更加繁荣、农村更加美丽、农民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