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8年4月-8月北京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刘倩、李可等兽医药理组课题组成员对北京延庆区大庄科乡等蜜蜂养殖基地进行实践调研,采取走访形式了解延庆区养蜂合作社蜜蜂养殖情况及常见疾病,与养蜂专业户探讨蜂病防治的对策,向蜂农系统讲授蜂病防治知识,并对其自主生产的蜂蜜中的兽药残留检测进行技术指导。
项目申请人通过对不同合作社、不同村镇调研调查走访发现,延庆因其优势的地理位置十分适宜养蜂产业的发展,近年依据政府的政策推进逐渐在一些地区形成了养蜂规模产业,如大庄科乡已经建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形成产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但是有些地区还存在着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资金投入少、饲养分散等特点的养殖方式。
养殖人员整体饲养管理水平低,养蜂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蜜蜂疾病防治的知识了解较少,对蜜蜂疾病的认识不够深入,对蜜蜂的养殖主要依靠经验,对蜜蜂的生活习性及特点缺乏科学性认知。延庆区村里会派出技术人员对养殖户进行基本养蜂技术的指导,但对生产源头的质量安全问题缺乏相应的指导,致使蜂农不能有效地掌握产品标准、生产规程、用药规范、饲养标准等相应专业知识,从源头上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缺乏科学依据这就会使得蜂产品产量和质量得不到提高,进而导致收入不稳定。同时缺乏行之有效的行业管理措施,方法与手段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够,致使蜂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难于从根本上解决。
蜜蜂疫病防治体系缺陷,蜂病防治水平低,基层技术人员在普及推广蜂病防治技术方面尚有很大差距,缺少专门为蜂农服务的防疫力量。一般情况下蜂农自己给蜂群诊断、用药和治疗,对蜂病用药缺乏基本常识和专业防治技术,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使蜂产品抗生素残留超标。虽然一些地方建立了科研院所与养殖基地相结合的养殖模式,但是大多数地区蜂产品检测能力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要,最新的科研技术没能及时的普及到实际操作中去。我国蜂产品安全方面的科研基础差,科研人员缺乏,不能满足需求,严重制约了我国蜂产品检测水平。
通过这次实践,调研人员与养蜂专业户探讨蜂病防治的对策,向蜂农系统讲授蜂病防治知识,建议蜜蜂养殖场发展无公害蜂产品生产,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强蜂业科研及技术推广工作,提高蜂农的蜂产品安全意识;加强饲养管理,提倡非药物防治蜂病,科学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