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念,扎根农业
——北京农学院2010届毕业校友王鹏飞访谈录
王鹏飞,男,中共党员,1982年出生于内蒙古通辽。2010年7月毕业于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果树学专业。于2010年7月进入北京市南口农场果林公司工作,工作期间表现良好。现任北京市南口农场绿化工程中心党支部书记、常务副经理。
一心向农,积攒知识
2005年7月,王鹏飞毕业于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植物保护专业,选择进入职场参加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感觉自己的知识面比较狭窄,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学历比较低,工作压力太大。于是在2007年考取了北京农学院果树学专业研究生,取得不错的成绩,继续深造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研究生期间师从张志勇教授,主要从事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研究。张教授非常的尽职尽责,在研究生期间的科研以及学习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研一上学期王鹏飞就进入实验室开始了科研实验,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不错的实验结果,研一下半学期就完成了一篇科研文章,并向科研杂志投稿。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以及科研实验的努力付出,在2009年10月获得了“北京农学院优秀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张志勇教授不仅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他帮助,其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蔼谦逊的处事态度等方面在职业规划,待人接物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研究生期间,他不仅努力学习,积极投身于科研实验,还担任果树班的班长,联合他们班的班委一起积极督促大家学习,并且积极的组织大家在学习科研之余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使同学们能够劳逸结合,协调科研和生活的关系。 研究生期间曾担任植保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组织支部的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展学习,带领大家参与志愿活动。作为学院老师们与同学们之间的沟通的桥梁,正确传达老师们的指示,积极反映同学们的意见或建议。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作为学生干部在交流沟通,管理水平以及表达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积极学习,提升自己
毕业后加入北京市南口农场果林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在学校学到的知识都比较专业,实际解决问题时自己学到的知识不能顺利的应用于实践中。工作过程中出现困难,再加上刚工作时薪资水平比较低,心理上受到了挫折。经过自己一段时间的犹豫和思想斗争以及领导和张老师的积极开导和帮助,困难逐渐被解决。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积攒经验,在工作过程中逐渐被自己的工作吸引,越来越发现工作的魅力所在。对于工作的兴致逐渐高涨,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并积极参加单位的各项活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2年6月参与的“南果北种优质丰产高效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项目获得首农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10月获得“北京市南口农场青年职工演讲比赛三等获”;2013年9月参与的“京北都市型现代周年观光果园经营模式的构建”项目获得北京市第二十八届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2013年12月被聘为农业部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专家;2014年12月获得“首农集团优秀青年论文评选三等奖”;2016年3月获得“北京市南口农场十三五战略研究三等奖”。经过不懈努力,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工作能力的提升。他已经从一个刚入职的需要领导帮助的技术员成长为可以带领着工作小组开展各项工作的常务副经理。唯有不断的努力付出,才能取得收获。
情系母校,心系师弟师妹
作为一名毕业后工作多年的有经验者。王鹏飞建议在读的研究生:第一点是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认真听取专业课老师讲授的专业知识,利用好图书馆资源,多读一些专业书籍,打好专业基础;第二点是要认真听取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完成导师安排的科研任务以及老师给予的关于生活的经验和教训;第三点是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知识,多读书,“书到用时方恨少”多积攒知识,厚积而薄发;第四点是多运动并结交几个好朋友,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多运动不仅能锻炼健康的体魄,还能在运动的过程中收获几个朋友,保持良好的心态。科研的过程是一个略显孤独而又枯燥的过程,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来打破这种枯燥,保持愉悦的心情度过研究生的时光。
采访人:穆宝锋
魏春花
撰稿人:魏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