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正文

迎60周年校庆:研究生优秀校友访谈录之三十六

作者:时间:2016-09-01点击数:

 

谆谆母校情   务实修正果

——记研究生优秀校友李建黎

李建黎,河南人,2002年从河南南阳考入北京农学院本科学习, 2006年本科毕业又考上本校果树学研究生,七年的北农时光,使得他对于母校来说有更深厚的情感。“我青年时代的四分之一都是在这里度过,作为一个非京籍学生,母校也是我的第二故乡”。

说起在母校印象最深刻的生活经历,师兄谈到了他2005年勤工助学的那段时间,当时勤工助学一个小时的报酬是3元钱,不足一顿饭的费用,每周工作10小时左右,虽然收入微薄,但是多少解决了一些经济问题,同时也没有影响学习,总体上自己感觉是幸福和满足的。回想起上学时代,师兄谈到:“本科时班级里29位同学,大部分都是北京本地的学生,同学们对我都很照顾,使我身在异乡并没有异客的感觉,学习生活比较安心。刚入大学时,辅导员对我们帮助很大,尤其是学业规划等方面,做了很有意义的指导。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就是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韩涛教授,我认为老师的言传身教并不一定需要深奥的道理,身体力行是最好的示范,韩老师治学的严谨对我搞研究、做学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师兄在研究生期间担任过研究生会办公室主任、班级团支书、植物科技学院辅导员助理等工作。他认为学生时代担任班干部,对自己社会实践和组织能力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要量力而行,自然科学类研究生重心还是应放在科研上。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通过选拔,到密云区穆家峪镇担任村书记助理(大学生村官)。得益于在校期间担任过班干部及宴会的工作经历,加上师兄本人做事比较踏实认真,参加工作不久便有幸被抽调到镇组织科工作,获得2011年北京市优秀大学生村官;2014年被丰台区组织部推荐到北京市农村经济中心借调,今年有幸参加2016年北京市市级机关公务员遴选,现就职于北京市农经办(农研中心),在主任科员的岗位上工作。“踏入社会我觉得和在校期间相比最大的缺陷就是社会工作经验比较欠缺,怎么样做好角色转变,接入地气,是我们需要努力学习和适应的。工作中最艰难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基层交流和调研工作。从事三农工作,不会与基层打交道根本不行,因此,我们要坦然面对,迎难而上。一般在工作中,我时常告诫自己,心要沉下来,踏踏实实做好三农工作,用自己的诚心来开展三农工作,实践三农工作”。他把“踏实、认真、实干”作为自己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如今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归功于自己切实履行了这一原则。

 在此母校成立六十周年大庆之际,师兄说出了自己的希冀和对母校的真挚祝福:希望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能更加积极的开展校企合作,更多引进社会资源,推动我校科研实力的提升和就业渠道的扩展。希望母校北农越办越好,希望母校师生越来越好。

采访人:魏春花  李盼盼   撰稿人:李盼盼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农学院研究生处(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号北京农学院行政楼 邮编:102206 电话:010-8079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