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我校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展现我校研究生为抗击疫情的贡献,对抗击疫情的决心,现围绕“北农研究生,聚力共抗疫”为主题,开展网络征文活动,从而在全校研究生中弘扬和传播战“疫”正能量,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自研究生处和园林学院共同推出网络征文活动以来,我们收到了大家的踊跃投稿,从文字中能够感受到北农研究生积极主动作为、发光发热,直面风险挑战的风采。从三月初起,我们会在尚农研工公众号和信息平台上向大家连续推出“北农研究生,聚力共抗疫”网络征文优秀作品展示系列,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坚持下来,期待疫情结束,回到学校,与朋友、老师相拥的那一刻。
今日推荐的投稿作品来自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生杜双杨。
辩证认识新冠疫情
作者:杜双杨(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
疫情至今,已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了。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我的心态也从最开始的恐慌到感动,最后转变为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不可否认的是面对此次疫情,党和国家与人民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对金融、制造业、服务业乃至进出口行业都造成了严重的打击。福祸相惜这次疫情也是一个契机,让我们对公共卫生防御的一次完善与更新,也给广大民众科普了病毒的跨物种传播性与对医疗卫生的危害性。我国在疫情防控中展现了大国力量、精神与效率,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这不仅仅是对国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更是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做表率、作贡献。
“最初,没人在意这场灾难。”
“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个城市的消失。”
“直到这场灾害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流浪地球》
相信许多同学也和我有着相同的经历:原本是阖家团圆、热热闹闹的过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不能出门游玩,不能走亲访友,不能外出聚餐,只能安守家中,为抗击疫情尽职责。每天不停的劝告家人少出门,戴口罩,打开手机,映入眼帘的除了不断增长的感染人数,还有各种不配合隔离工作的案例。疫情爆发后,各地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全国的医疗力量紧急集合,开赴疫区,在大家都认真抗疫时,总有些不太和谐的声音出现。我认为比恐慌更可怕的,是无视与轻慢。在这一点上许多西方国家也重蹈覆辙。进而也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病毒正在回流到中国。病毒在爆发之后西方国家依然进行着各种娱乐活动,政治活动。以美国为例,疫情之初,美国全国只有十人左右的人患病,五十天过去了目前已有三万多患者。医疗工作者在为群众争取时间,中国政府与人民在为全世界争取时间。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与人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轻视与傲慢最终成为造成这场病毒席卷全球的罪魁祸首。
正在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把全人类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面对疫情,没有人是独立个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曾经让我认为政治理论上的空话,但如今却一次又一次的在脑海中浮现。医护人员请愿书,武汉人民积极面对疫情的vlog,无一不触动我的心弦。那种奇妙的,亲近的,心与心连在一起的感觉,不论洪水猛兽,都一起面对一起对抗的共情感。也许每个人都在为疫情贡献着,或显性,或隐性,或伟大,或渺小。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是伟大的,如黑暗中的点点萤火,点亮自己给他人带来希望。而那些平凡的人,此时此刻也平等的站在灾难之前,在关切,在诉说,在努力。我爸爸只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疫情初期,他跟其他的党员们一起入户登记,挨家挨户的敲门、打电话询问成了日常,后来他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在小区门口值班,为进出小区的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工作虽简单,但意义却非凡。也许正如鲁迅先生的那段话: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就令荧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灾难也许不只是给与世人痛苦,它暴露问题,揭示人性,给世人以思考。同时它也带来机遇,是经济发展的契机。2020的开局给了我们重重一击,我们更应该怀抱对生活的渴望,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国家与人民必能率先从疫情中恢复过来,恢复实体经济,振兴金融行业。疫情过后的美好生活指日可待。